多长时间不发薪资合法吗
一般低于1个月不发薪资是合法的。
1.依据国内《劳动法》的明确规定,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支付薪资,且不能无故扣除或者拖欠劳动者薪资。
这意味着,在正常状况下,薪资应当按月准时发放,没有合法的不发薪资期限。
2.在特定状况下,如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影响资金周转,暂时不可以按时支付劳动者薪资的,可以在一个月内延期支付。
这一延期支付的首要条件是,用人单位需要告知全体职工延期支付的时间,并报主管部门备案。
若无主管部门的,则需报市、区、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。
只有在满足这类条件的状况下,一个月内的延期支付才是合法的。
2、拖欠薪资超越多长时间算违法
找法网提醒,拖欠薪资超越多长时间算违法,是一个关乎劳动者权益的要紧问题。
1.假如用人单位不告知工人薪资延期时间,且拖欠工人薪资的时间超越30天,即构成违法行为。
2.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预防用人单位无故拖欠薪资,损害劳动者的经济利益。
因此,劳动者在遇见薪资拖欠问题时,应当关注拖欠的时间长度,一旦超越法按期限,即可依法维权。
薪资拖欠怎么办处置
面对薪资拖欠问题,劳动者有多种渠道可以寻求解决。
1.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电话向当地劳动执法监督大队投诉,依据《劳动安全监督条例》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,并责令其支付拖欠薪资。
2.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,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的有关规定,需要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。
3.劳动者还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,这是一种不收费、无需律师参与的有效渠道。劳动仲裁机构将依法下达裁决,需要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拖欠的薪资。
假如用人单位不赔偿,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实行。
4.假如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结果不公平,劳动者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由法院直接判决实行。
5.在需要薪资的同时,劳动者还可以参考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八十五条的规定,需要单位根据应对金额50%以上100%以下的规范支付额外赔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