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告诈骗立案后退钱了还算诈骗吗
被告在诈骗案件立案后退还赃款,其行为并不可以直接改变诈骗事实的成立。
1.立案前或立案后的退款,虽然体现了被告的悔过态度,但诈骗行为已经完成,是事实上的犯罪行为。
2.依据《刑法》的有关规定及司法实践,若被告能积极全部退赃,认罪态度好,并获得被害人谅解,法院在量刑时或许会考虑从轻处罚,甚至可能不起诉或免于刑事处罚。
3.尤其是当情节显著轻微、风险不大时,可能不构成诈骗罪。因此,被告诈骗立案后退钱,虽不可以完全消除诈骗的定性,但可在量刑上产生积极影响。
2、诈骗立案后退钱怎么样判刑?
找法网提醒,诈骗立案后退钱的判刑问题,需结合具体案情及法律规定综合考量。
1.诈骗罪的成立不以是不是退款为必要条件,而是基于被告的诈骗行为及导致的害处后果。
2.退款行为可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。若被告在立案后积极退款,表明其有悔过表现,可视为减轻处罚的情节之一。
3.但判刑的具体幅度还需考虑诈骗金额、诈骗方法、风险程度、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及退赃状况等多方面原因。
4.依据《中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,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分为不同档次,法院将依据具体案情在上述法条规定的量刑幅度内作出判决。
诈骗罪的法律规定及量刑标准
诈骗罪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目前《中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中,该条明确规定了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诈骗罪,并详细列出了不同数额对应的量刑档次。
1.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
2.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
3.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紧急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法律还规定了诈骗罪的其他有关条约及从重、从轻处罚的情节。在量刑时,法院将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事实、性质、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害处程度,依法作出公正判决。